學院歷程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經省政府批準于1978年成立,原于英德廣東機床廠辦學。1981年,學校與原廣東省機械工業廳培訓中心合署辦公,辦學地址設在廣州市麓湖路三號,面積不足200平方米。為適應廣東省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廣東省機械技工學校開辦了南海廣東機床廠分校、核工業部743礦分校和英德分校,并設若干分教點。1978年至1997年期間,學校利用社會資源為國家培養了13000多名技術人員及企業管理骨干,其中技校畢業生6000多名;機電類技師120人;機關事業單位的技術人員培訓考級3000名;與省勞動廳聯合技術鑒定考評員培訓班,培訓各工種考評員200多名;機電工程師進修大學的“工業工程管理”專業與“機電一體化”專業自學考試在校生1300多人。為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建設作出了一定貢獻。

   1997年,為了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堅持辦好技工學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與幫助下,學校自籌1400萬元征購了原廣州珠江木家具配材廠作為辦學用地,并于1997年5月遷入新址辦學。當時學校占地43畝,僅有教職工46人,在校生不足500人。

    2004年以來,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把握國家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良機,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工教育發展的大好時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乘勢而上,團結拼搏,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

    學校于2004年晉升為省一類技工學校,2005年晉升為省級重點技工學校,2007年晉升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09年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2011年晉升為技師學院。2013年學院高分通過驗收,成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院校改革發展示范項目建設院校。同年6月3日,學院通過“資料申報、專家現場考查、校長演講答辯”等多輪競爭,過關斬將,被確定為全省三所全國一流技師學院創建單位之一。學院還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認為國家第一批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首批全國技工院校師資培訓基地,并多次成功舉辦了大規模、高規格的活動,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集體一等功”、“省先進集體”、“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部門排頭兵”、“省精神文明單位”等稱號,是世界技能大賽塑料模具工程、綜合機械與自動化、數控銑、數控車、制造團隊挑戰賽等5個項目的全國集訓基地,全國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學校。創造了廣東乃至全國技工學校發展史上的奇跡,被省領導譽為“當前廣東技工教育的一朵鮮花”。

 

瑞丽市| 宜宾市| 五原县| 呈贡县| 禄丰县| 宁强县| 怀安县| 娄烦县| 台东县| 阳泉市| 老河口市| 新源县| 宜川县| 东山县| 平泉县| 长泰县| 常山县| 铜陵市| 舟山市| 巴青县| 通河县| 乌恰县| 鄂州市| 延长县| 静宁县| 资溪县| 东莞市| 白银市| 称多县| 咸宁市| 突泉县| 巴青县| 武义县| 错那县| 庆云县| 新和县| 屏东县| 津南区| 独山县| 永德县| 文化| http://www.124.com http://www.123.com http://www.123.com